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少妇O|日韩欧美一区二区视频在线|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综合亚洲|精品国产日韩欧美在线不卡|99国产欧美精品久久久蜜臀-秒影AV

濟南歷城9月底前所有社區將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

時間:2020年09月16日 作者:陳雪碧 來源:新時報


濟南歷城9月底前所有社區將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


  董家街道甄家村村民正在督桶員的指導下傾倒廚余垃圾

濟南歷城9月底前所有社區將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

  天齊奧東花園門口設有垃圾分類平面導視圖 新時報記者陳雪碧 攝

  自從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以來,濟南歷城區港溝街道天齊奧東花園、董家街道甄家村等歷城示范社區、示范村居生活發生了變化,每天的垃圾按照四分類進行分類投放、運送、資源化處理,不再混在一起。廚余垃圾隨倒隨運走,異味、蒼蠅不見蹤影。居民的生活品質明顯提升了檔次……社區、村居更加清爽宜居的背后,是歷城區城管局扎實推進垃圾分類的努力。

  記者了解到,今年以來,歷城區城管局垃圾四分類工作步入快車道。歷城垃圾分類66個示范社區已經全覆蓋,轄區百姓紛紛點贊。據悉,9月底前,歷城所有社區將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。

  當前,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已進入全力沖刺關鍵階段。歷城區城管局局長劉明勇表示,在對生活垃圾分類進行調查研究后,歷城區城管局提出了“一居一策”的方法,針對不同社區的不同特點,采用不同辦法來進行垃圾分類。下一步,歷城城管將繼續發揮榜樣引領示范作用,齊心協力,攻堅克難,推進轄區范圍內垃圾分類工作,讓群眾生活更加幸福美好,為文明城市創建貢獻歷城城管力量。

  黨建引領 掛圖作戰9月底前,社區實現全覆蓋

  垃圾分類需要全民參與。記者了解到,歷城城管以黨建為引領,動員社會力量,成立垃圾分類宣講團,市民、學生和志愿者為大家講解垃圾分類知識,同時號召更多人積極參與。

  據悉,歷城城管努力打造垃圾分類樣板。“目前,歷城已實現66個示范社區垃圾四分類工作全覆蓋,我們正在逐步向其他非示范類社區和村居進行延伸。截至目前,非示范類社區和村居已經覆蓋延伸了84個。”歷城區城管局垃圾分類辦公室負責人趙輝表示,封閉小區、開放式小區、單位宿舍等已摸底并全部登記造冊,下一步,歷城城管將倒排工期掛圖作戰,爭取9月底前,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。

  分類投放、分類運輸、分類處理,歷城城管垃圾分類實現閉環管理。“歷城城管將其他垃圾收運車輛進行車貼噴漆,寫有‘其他垃圾’,廚余垃圾則用專用的廚余垃圾車來清運。”趙輝表示,為完善中間轉運環節的設施配備,歷城城管一方面采用第三方外運服務,另一方面采購14部垃圾收運車進行分類收集、轉運。

  據悉,其他垃圾由專門的車輛運至濟陽等地的垃圾焚燒廠、填埋廠。餐廚垃圾運往濟南十方公司處理。針對有害垃圾,歷城城管每月開展有害垃圾收集周,最終運往臨沂處理廠。可回收物由原有體系和智能回收體系相互配合。

  全員齊上陣垃圾分類“點亮”社區

  走進港溝街道天齊奧東花園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些“新鮮物”。垃圾分類平面導視圖,清晰地描述了社區垃圾四分類投放點位。同時還有分類體系運轉圖、小區家庭分類光榮榜、優秀成果公示等。垃圾分類公示欄則記載了分類管理的責任人、分類指導員聯系人及聯系方式、督桶員聯系人、聯系方式、督導時間……

  為推進垃圾分類工作,該社區開展了入戶桶發放、積分開卡、宣教“三步走”。一是讓垃圾分類工作“看得見”。通過設立定點投放點、張貼分類公示牌、示范垃圾分類操作流程、現場指導等多種方式,讓所有居民對垃圾分類有直觀認識,并能完全掌握垃圾的正確分類和投放方法,逐漸成為一種習慣。二是讓垃圾分類工作“摸得著”。結合社區自身情況,一居一策,向居民發放廚余垃圾桶,辦理積分卡片,采取定期積分兌換等實質性獎勵,鼓勵居民垃圾分類。

  據介紹,自6月初至今,該小區已發放積分卡四五百張,常住居民參與率達到80%-90%。“除了物質獎勵,還有垃圾分類光榮榜等精神鼓勵。”小區物業工作人員介紹。

  “督桶員面對面來指導,垃圾分類也沒有那么難做。”為加快推進居民小區垃圾分類全覆蓋,該小區采用“督導收集”模式。小區每天廚余垃圾投放時間為早上7:00至9:00,晚上8:00至9: 00,兩次收集定時定點,督桶員在現場面對面指導。

  提起小區的垃圾四分類工作,居民紛紛點贊。“我每天7:00-9:00倒垃圾,有了這個廚余垃圾桶,就不用再使用袋子了。每天提著兩類垃圾,即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下樓,有時有可回收物就放在智能回收箱。”今年63歲,家住4號樓2單元的于大爺表示,“以前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倒在一塊,味道太大了,現在干凈多了。”

  垃圾分類讓倒垃圾不再是“苦差事”

  天齊奧東花園只是歷城城管垃圾分類工作中的一個縮影。在歷城,村居垃圾分類也正在穩步推進中。

  漫步在歷城區董家街道甄家村,干凈整潔的垃圾分類亭格外引人注目。古香古色的灰墻白瓦垃圾分類紅旗榜、垃圾分類公示欄、垃圾分類宣傳欄,成為甄家村一道景觀。垃圾分類的實施,讓倒垃圾不再是件“苦差事”,甄家村的環境面貌和居民的環保意識發生了根本轉變。

  為加快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,歷城城管對甄家村進行指導,設置了“見人、見物、見量”的公示欄。醒目的垃圾分類紅榜每天都有專人記錄、更新。“在激勵村民主動參與垃圾分類的同時,營造比學趕超的氛圍,鼓勵大家向紅榜看齊。”該村相關負責人表示。

  “會爛的果皮菜葉等放到廚余垃圾桶里,塑料瓶等放到可回收物垃圾桶里……整齊劃一的分類垃圾桶,讓垃圾找到了自己的‘家’。”這位正在現場督導的督桶員叫劉延安,從事這項工作已經半年了,每天7:30至11:00,13:00至17:00是他的工作時間。“每天早上倒廚余垃圾的多,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學著垃圾分類,每天基本大半桶,一天三次運送。”他說。據悉,在歷城,每一處垃圾分類亭,四分類的垃圾桶上方均對每類垃圾進行介紹,方便市民投放。

  記者了解到,該村有害垃圾收集日為每周五13:30至17:00;可回收物集中收集日為每周一8:30至17:00。在該村有4處垃圾分類點位,其中1處垃圾分類亭,3處簡易分類點,平均20戶有1個點位。正在倒廚余垃圾的村民李桂芝告訴記者:“村里發放了廚余垃圾桶,我每天都會把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開放。”她說,走到村中心倒垃圾不足50米,很方便。

  目前,該村垃圾分類氛圍濃厚,在歷城城管的指導下,開展了垃圾桶入戶,并不定期去集市開展垃圾分類知識普及活動,組織小禮品兌換活動等。歷城區城管局表示,垃圾分類需要久久為功,將持續努力,扎實推進相關工作,讓垃圾分類取得更多實效,持續提升群眾生活品質。(新時報記者陳雪碧 通訊員張震震 董佳)